好友要求自己出類拔萃的女兒,要極力掩飾自己的光彩,低調謙卑不出頭,因為好友有個優秀的姊姊,從小備受注目、嬌寵外放,最後成為不負責任的麻煩人物,全家因媽媽和姊姊關係惡化而隨時處於備戰的壓力。好友擔心女兒複製姊姊的模式,對女兒一舉一動嚴加防範,親子關係劍拔弩張,反而複製了當年母親和姊姊的情況。
好友告訴我,她很矛盾,希望女兒為她找回自己童年被忽略的地位,又害怕女兒與她的關係會複製姊姊與母親的相處模式,因此不斷在家庭劇本中防堵不利因子。卻忽略了,女兒也是獨立的個體,可以撰寫自己的劇本,不須前情提要,現在他們母女關係仍在「持續修復中」。
這樣的狀況,也投射在父子 關係中。 有位朋友是個事業有成的父 親,面對兒子偶爾忘記帶功 課回家,或者回家沒有打電話 等,反應強烈。原來這位父親 從孩兒時代便十分負責,一輩 子如小大人,情緒發揮受到壓 抑,對於兒子的任性是激憤再 加點忌妒,忌妒他在同樣年歲 時可以如此安逸,而自己卻要 如此辛苦與忍耐,這些情緒化 約為一連串的父子對立。 我也曾因在國中鋒頭太露, 為人母後,把從前被同學討 厭的傷痛轉移到女兒身上,而 忘記女兒是不同於我的獨立個 體,事實證明,她有能力面對 同儕問的問題,我的告誡對她 而言反而多餘。
我們當父母的擔心過多,就 是對孩子的信任過少。我們的 小孩,有想像中的那樣需要保 護嗎? 抗議十二年國教上街頭的是 家長,卻鮮少聽到孩子的聲 音。我就聽很多學生說,即使 沒考上心目中的學校,剛開始 的沮喪在遇到新同學後就煙消 雲散了;真正過不去的其實是 他們的父母,放不了心,也放 不了手。 時空環境不同,同樣的場 景,主角不同,整個故事的走 向就會不同。如果我們真正認 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 劇碼就讓他們自己去編去演, 我們只要優雅的坐在台下,當 個觀眾用力鼓掌就好了! ( 商業周刊 第146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