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故事是什麼??給孩子豐富的故事

故事的五大好處
1.孩子豐富想像力的背景知識
2.讓孩子學習專心
3.聽覺是孩子建構完整學習系統的第一步
4.共聽、共讀可以建立親子關係
5.穩定的情緒

故事呈現的方式
1.媽媽口述共讀、CD或數位播放
2.繪本、漫畫書、平板
3.卡通、歌劇、京劇、歌仔戲

社會與人有多元的樣貌,故事呈現的方式也很多元,但有沒有一種表演的方法可以同時蘊含以下五種特色
1.峰迴路轉的故事劇情
2.從統治者到市井小民多樣化的人物
3.喜怒哀痛的情緒與表情
4.允文允武的動作
4.台灣傳統文化
5.親子同賞呢??看來只有歌仔戲了!!

歌仔戲
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閩南語(台灣腔、漳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明華園
為台灣本土規模最龐大也最著名的歌仔戲團之一,今組織已成規模龐大的文化事業體。明華園為陳明吉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創立。1997年陳明吉過世後,陳家第二代的子女繼承了明華園,在時代潮流的激盪中,更是台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制度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其創新、獨有的經營哲學,開創了傳統藝術嶄新的契機。

在不斷努力耕耘之下,明華園更嘗試將台灣歌仔戲推上國內主流表演藝術舞台並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演出。受到國際舞台注目的明華園,除大陸地區外足跡更遍及日本、法國、美國、新加坡、南非等地。日亞航、日本NHK電視台、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北京中央電視台、香港時事追擊……等國際媒體與單位的主動來台採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家庭年」推選明華園為台灣「奇特家庭代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洛報更給予「中華民國的另一個聲音」的美譽。

陳明吉於1997年過世,膝下留有七子四女(其中有一養子一養女),因此在總團之下分出天、地、玄、黃、日、月、星、辰 等八個子團,各由第二代勝字輩子女掌理 目前陸續交棒予第三代昭字輩子孫經營管理,希望透過不同的演出場域將歌仔戲表演朝向野台民戲、劇場創作、文化薪傳等方向延伸發展。

天字戲劇團
由陳明吉次子陳勝典接掌。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前身是明華園姊妹歌劇團,創立於1983年。明華園姊妹歌劇團於2002年正式更名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陳勝典不幸因車禍於2003年去世,目前團長由其長子(也是明華園第三代)的陳進興擔任。天字團小生陳昭香女士,為國內知名天王小生,天字團2014年1月進軍台北城市舞台演出舞台劇《愛河戀夢》獲得戲迷們廣大迴響,2014年7月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國士無雙。
目前天字團旗下演員還包括:陳昭香、陳昭錦、陳進興、湯汪勳、陳麗巧、孫詩雯、周美珍、張雅鈴、許素月、吳祐弦、吳奕萱、郭佳恩、孫瑩蘭、郭佳綾、劉宇祥、周燕妮、陳嫵兒、陳霈羿、陳庭翊、劉班銘等。(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