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兒童理財10大金錢禁句:6. 有錢人真是令人討厭

       「只判六年?!根本就應該判死刑,有錢人就了不起是不是?」小學三年級的小明剛剛放學回到家,就聽到爸爸一邊看著電視上報導富貴少爺撞死人被判刑的新聞,一邊罵著。

媽媽也附和著說「對啊!!那個全台灣最大的便利超商已經賺那麼多錢了,居然為了省一點小錢偷工減料,賣起有毒的布丁這些有錢人的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真令人噁心

爸爸生氣的命令小明說:「以後都不准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知不知道!!這些人賺這麼多錢,卻沒一個好東西!!

小明在心裡面想著「有錢人心地都是這麼壞嗎??


不經意流露的價值觀

父母平日透過不經意的聊天閒談,將自己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給自己的孩子。像前述提及的小明的爸爸就是用「不屑」的口吻批評犯錯的有錢人家少爺,而媽媽也用了「噁心」的字眼將大型財團的錯誤行為和有錢畫上等號。

認為有錢人就是壞,流於以偏概全,有無限上綱的仇富之嫌。

的確有一些有錢人為富不仁,但並非所有有錢人都是靠做壞事致富,不能一概而論。

父母的言行舉止深深影響正在形塑價值觀的孩子,若是過於偏執容易使孩子在還來不及建構正確而完整的金錢觀之前,就對有錢人、財團等相關字眼,全部貼上都是壞人的標籤這麼做只會害了孩子。


有錢的好處與壞處
父母並不是不能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或自己的主觀好惡,只是不應該讓孩子不假思索的接受。在教導孩子建立價值觀時,應該透過引導、思辨與對話的方式,讓孩子們自行從各方面的資料中形塑自己的信念,父母不宜以自己的權威身分直接灌輸孩子某一種價值觀,更不用說是充滿偏見而破碎不完整的價值觀

做父母的可以找時間(或利用適當的機會)與孩子進行較深入的金錢對話,討論有錢的好處與壞處,讓孩子能更清楚富裕的真實狀況與可能誘惑

父母應該怎麼做
「剛剛的新聞你有什麼想法?」爸爸的聲音打斷了小明的思緒
「我覺得爸媽說的沒錯!!有錢人、財團都不是好東西」,小明還來不及消化新聞,隨口將剛剛父母的結論說了出來

「是啊!!部分的有錢人確實會做出不好的事情,但是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有錢人其實是很努力做善事呢?」媽媽引導小明,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做更多元的思考。
「不知道咧!?我來上網找找看資料…………」,小明打開瀏覽器,開始搜尋相關的資料。

「爸比、媽咪,快過來看。我找到了,這邊有2012年美國前10大慈善捐款的排行榜」小明找到資料後興奮地大叫,並指著電腦螢幕說:「你們看,都是很有名的富翁咧!!第一名是股神巴菲特,捐了31億美金Faccbook創辦人捐了快5億美金排第二名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共同創辦人艾倫Paul Allen3億美元捐款排名第3。這些錢捐給他名下的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用來研究腦部如何運作,及找出治療腦部相關疾病的最佳方法。排名第4的地產與媒體大亨朱克曼(Mortimer Zuckerman)捐款2億美元,給哥倫比亞大學的心智、腦與行為研究中心

而且第一名的股神巴菲特還預計在死前捐出約500億美金的所有財產,也呼籲全世界的有錢人一起參加他與微軟比爾蓋茲創辦的贈與誓言(Giving Pledge)勸募善款活動,希望所有富豪都能夠在生前或死後至少捐出一半的財產,從事慈善事業。」

「小明很棒哦!!這些富翁捐款的新聞:與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新聞似乎有很大的不同呢!!你想想看有什麼差異,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爸爸鼓舞小明繼續拼湊更更完整的財富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