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2018/4連假三代出遊之霧峰埔里文化藝術深度之旅~第二天

霧峰埔里三天兩夜文化藝術之旅
第二天霧峰
1.林家宮保第、萊園





2.中餐:麥當勞
3.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



4.霧峰農會酒莊

5.晚餐住宿:牛耳藝術渡假村
--------------------------------------------------------------------
1.林家宮保第、萊園
霧峰林家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台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

現今所謂國定古蹟霧峰林家,係指霧峰林家位於阿罩霧地區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總稱,霧峰林家建築古蹟範圍:包括下厝系統、頂厝系統以及萊園三大部份。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開放區域是下厝所屬之宮保第及大花廳兩個建築群落,霧峰林家『宮保第』是清朝水陸提督林文察一族的宅邸,

自1858年開始興建成為當時臺灣地區閩南建築官宅的代表。
而『大花廳』則是臺灣唯一的福州式戲臺建築,堪稱臺灣的經典建築,廣受社會大眾關心與矚目,雖然經過九二一地震的破壞,但在政府文化部門與霧峰林家家族共同的努力,下厝除了草厝之外皆已經復建完成。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是由霧峰林家下厝族人共組的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提供詳細的解說服務系統,並配合政府文化政策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以藝術文化讓霧峰林家風雲再起,帶動霧峰地區觀光發展。

19世紀中期
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並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而掌有數千精良兵勇,
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進而成為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日本時代
霧峰林家在日本時期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現今
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依內政部所訂定之霧峰林宅古蹟範圍:包括下厝系統、頂厝系統以及萊園三大部份。
下厝系統包括:草厝、宮保第、大花廳、二房厝及二十八間。
頂厝系統有:頤圃、蓉鏡齋、景薰樓及新厝。
萊園位置即今明台高級中學所在地。

家族發展的興衰
觀察家族發展的興衰,從家宅建築的演變,便能約略得知,從林甲寅經營有成分家產,鼓勵自立門戶開枝散葉,於是有了草厝的創建。
1858林文察在參與平定小刀會後獲官職,興建現宮保第中落主屋。
1864林奠國、林文明參與平定「戴潮春之亂」,力保阿罩霧有軍功,頂厝也開始建設家宅-景薰樓前落。
1864林文察戰死後,朝廷追贈太子少保。
1870林朝棟得以興建宮保第,現今的宮保第規模,是在林朝棟時期完成的,也正是霧峰林家鼎盛之時。

3.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
亞洲現代美術館是一座位於臺灣中部臺中市亞洲大學的現代主義美術館,。美術館於2011年1月24日開工,來自日本的石田工務店6位清水混凝土匠師及安藤事務所兩位資深工程顧問,進駐工地全程協助。歷經2年多的精雕細琢,於2013年10月24日開幕。本美術館為安藤忠雄在台灣的第一座建築設計作品和在全世界校園中第一座安藤忠雄美術館。室內面積1244坪,戶外場域6000坪,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錯落堆疊成不規則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台變身為雕刻台、露天咖啡座等不同機能的區域.

4.霧峰農會酒莊
霧峰區農會舊稻穀倉庫,是前台灣省糧食局於民國59年(1970)補助設立。農會酒莊保存這間四十餘年歷史、十分珍貴的木造碾米「土礱間」機具,以見證早期農會服務農民,收購稻穀、保存(榖倉)、加工、販售等工作的情感及台灣農業發展過程。
古早台灣的「土礱間」,泛指放置有碾穀器具的屋子,內部陳設有礱榖機、碾米機、輸送管風鼓、粗選篩、細選篩、帶動馬達及皮帶等碾米設施,能將稻穀礱脫稻殼成糙米、輾除米糠成為白米。

農會酒莊活化「萬豐舊穀倉」,闢設香米米藏、清酒酒藏(釀酒區)及萬豐穀倉、阿罩霧柑仔店等,將臺灣香米文化與清酒韻味完美融合,更保留珍貴地方農村文化資產─舊碾米機,具有體驗農趣、文化、教育、品酒知性之旅魅力,是台灣第一座美學酒藏。
傳承日本杜氏「心魂傾注」的造酒精神,嚴選霧峰特別栽種的益全香米,汲取台灣最清淨甘甜的埔里山泉名水,釀造,台灣清酒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