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上小學的Emma上個星期六在家裡玩,不小心跌倒,眼睛撞到了在地上的木製盒子,哭得很大聲,一起玩的YoYo弟弟也嚇到了,跟了一起哭!!
上藥之後稍微消腫
爸爸:怎麼啦!!(我聽到哭得很大聲,但裝得很鎮定過去查看)
Emma:跌到了,撞到了那個盒子><.......
爸爸:很痛哦!!有點流血咧!!(抱著讓她好好哭並安慰她)
Emma:(.........哭了一陣子)怎麼辦,下午有園遊會的表演
爸爸:哈哈!!你這麼痛又受傷了,還記得下午要表演哦!!
Emma:要擦藥嗎?
爸爸:我來找找看,不能擦太刺激性的藥
Emma:(擦完藥後)園遊會之前會好嗎??
爸爸:哈哈!!沒這麼快咧!!不過小朋友受傷,好的都比大人快,可能最快一個星期,就好囉!!對了!!你們剛剛怎麼玩的??怎麼會受傷了??(安慰完了之後,才開始問事情的經過)
YoYo:姊姊從上面跳下來,跌倒,撞到盒子,受傷了
爸爸:那你們下次要怎樣玩,才可以避免發生這種事呢??
Emma跟YoYo自己開始討論起來!!
這個事件可能的另一種版本
爸爸:搞什麼東西
Emma:跌到了,撞到了那個盒子><.......
爸爸:是誰先這樣玩的??說!!是不是你??還是弟弟??亂七八糟玩,流血了吧!!到底在幹嘛!!
Emma:哇!!............
爸爸:不准哭,自己做錯的還哭
Emma:哇!!
爸爸:再哭,你給我試試看!!
Emma:..............(小聲啜泣)
爸爸:這樣嚴重,眼睛瞎掉怎麼辦??下次再這樣玩,給我試試看!!弄成這樣,下午園遊會懲罰你不用去了!!不然下次又亂跳亂跳,兩個都給我先去罰站!!盒子我拿去丟掉,以後就不會發生了!!
Emma&YoYo:哇!!........><....................
關於碰撞或跌倒時的認知、情緒與口語
在認知上,我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發生,除非玩得太危險,否則都不干涉,因為從小如此,所以他們玩的時候反而自己都會多注意,也小心一點。
跌撞發生後,我會讓孩子盡情的發洩自己的傷痛、難過與懊悔的情緒,Emma大哭時我都會抱著安慰她,YoYo雖然是男生,我也沒有因此而有差別,認為男生就應該要堅強或就不能自由自在的表達情緒!!
而我們的情緒則有兩種,我比較平常心去面對,很少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媽媽則天性上比較呵護孩子,所以自然流露出擔心與難過,孩子因此學到了兩種不一樣的情緒反應。
口語上我會針對傷痛的位置去安撫與治療,很少涉及人、事、物的是非對錯,這件事發生後,我沒有討論是誰帶頭?誰犯錯?應該如何懲罰?因為最大的懲罰,已經反映在身上的傷痛了,所以安撫完情緒後,我請他們討論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再發生這樣的事。
孩子慢慢長大,可以試著透過自己的雙眼與認知,判斷環境並趨吉避凶,我並沒有急著跳下去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對錯,並將"危險物品--盒子"清理掉,而是交給孩子自己討論與決定,希望他們藉著每一次的討論、學習與成長,能夠確認價值觀並找到自己!!
後記
早上發生,下午還是快快樂樂地去參加園遊會
老師教他拍照時可以比YA遮住傷口,哈哈!!
經過一星期已經完全都好囉!!
完全看不出來有傷口哩~~
回覆刪除PS:
Steve真的很棒!!
現在很多父母親都會清理"危險物品"
反而使得小孩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
哎呀呀~~
是啊!!有一些父母創造良好的環境,以減少風險
刪除我則鼓勵孩子親身感受
自己的行為與實際的環境互動可能產生的結果
不太一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