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只懂儲蓄,不懂消費的Emma

9月起開始給Emma零用錢後,雖然她陸陸續續在記帳表的「目標」欄位寫下自己的購物清單飯糰、公主城堡……,但實際只有在1023日消費了一筆巧克力夾心餅乾。


對此,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對孩子理財教育中的「延後滿足策略」看來頗為成功,使得她的消費慾望不高;憂的是擔心她因此變成守財奴。

寫日記,探索需求

當時給Emma零用錢,是希望在練習支配的過程中,我們能有機會陪伴孩子面對各種誘惑,在「想要」與「需要」間找到平衡。結果Emma一直沒動靜,反而讓我有點按耐不住,所以決定從旁鼓吹、幫她「製造」需求。於是我選了日記本

因為「寫日記」是一個好的習慣,它跟「儲蓄」一樣,都跟持續、不間斷的努力有關,這也是我期望孩子在養成這2項習慣中學到的核心概念。

同時,藉由紀錄的過程,可以讓他們對於日期的概念更為清楚。

寫日記的好處

因此我開始不斷的誘惑她,向她推銷擁有日記本的許多好處

「妳可以把每天發生的事情寫在上面,以後如果哪天回去翻的話,會發現很多好笑、有趣的事情。」像是跟同學相處,或者是爸爸媽媽帶你去哪裡玩,都是很棒的回憶,可以記錄下來。
「而且妳跟媽媽一樣喜歡蓋章,所以日記本也可以讓妳蒐集這些旅行的軌跡。」
「還可以寫下重要的日子,像是好朋友的生日。」

Emma只是靜靜的聽,沒什麼反應。我不確定她是否有聽進去,還是在敷衍我。

Emma一起挑日記

我提供她4種獲得日記本的管道

1.    DIY自己製作專屬的日記本
2.    等年底時家裡會收到不少人贈送的日記或週曆
3.    找一本去年過期的日記或週曆本來使用
4.    到外面買本全新的

我並不曉得Emma會選擇哪一個,於是抱著玩遊戲的心態,保持好奇心,只要逮到機會就拉著她思考4個選項的可能性

1.    她很喜歡畫畫,如果拿15張紙,用訂書機訂起來,然後自己設計內頁,每個月的日記就成了1本繪本。


Emma:「如果每個事情都要畫的話,這樣我要畫好久,我畫不完。」
我不死心拿起另一本更薄的向她介紹,Emma直接把頭轉過去,當做給我的回覆。

2.    我拿了一本去年的過期年曆給她看,告訴她「如果喜歡這隻吉祥物阿龍的話,今年也可以請在台灣人壽工作的阿姨給妳一本。」

Emma:「(沉默)……
後來阿姨來的時候,我提醒她可以問看看。結果……
Emma:「(繼續沉默)……

3.    家裡有許多過期的年曆,是來自各方親友的餽贈,如果把日期修改成適合明年的星期日曆,依然可以使用。


這個選項提供的是「功能性」的思考和角度,不同於「美觀」的考量點。如果單純記事的話,舊的年曆就得以發揮此功能。

4.    每次跟Emma一起到外面購物時,如果經過無印良品、誠品、金興發……等等,我就會帶她來日記本區看,陪她一起分析不同日記內容的差異。像是全白的可以自己畫畫創作、有圖案的很可愛……

我;「Emma妳看,這本好可愛哦!」
Emma點著頭說:「真的咧!!好多可愛的動物哦!!Emma很有興趣的翻來翻去,突然拉著我小小聲地說「這好貴哦!!600多塊。」
這時候我會引導她「600多塊需要存幾天?」用「天」讓孩子更正確了解金額的大小。因為對孩子來說,以「天」為單位來計算他們比較能夠理解;相較之下,「10塊」的意義反而沒這麼明確。所以要幫助他理解金額的大小時,必須要建構在已知的概念上。

不論Emma怎麼回應我,我不會氣餒,尊重她當下的選擇。不過也沒有放棄,下次有機會時再繼續嘗試。

誘發購物需求

之前我有跟Emma說過,「如果妳是選第4種,那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買。」
昨天(12/05)媽媽帶Emma去金興發買東西,Emma順便也逛了一下。這次她終於選定一本可愛的粉紅色娃娃日記本。

回家後,Emma開心的跟我報告「爸爸,我終於買到日記本了。」


「哇!好可愛喔!」我翻閱內容,一一介紹這邊可以幹麻、這邊可以幹麻。

Emma:「(指著紅綠藍橙棕交錯的線條)這是不是捷運路線圖?」
我:「是啊,但是信義線剛開通所以還沒印上去。」



我往後翻了一下說:「這是通訊錄,妳可以寫下好朋友的電話。」
Emma:「那為什麼要寫手機?」(因為小朋友都沒有手機。)
我:「那妳可以寫他們爸爸媽媽的手機,然後打去說『我是XXX的朋友,我是OOO,我找XXX』。」




她高高興興地拿回房間後,首先寫下自己的生日,看來她很期待自己今年的生日呢!



後來,我問了Emma是什麼原因讓她終於決定買日記本,她回答「這樣可以把看過的卡通集數,寫在日記本上(我們有錄卡通影集的習慣),」避免她每次看的時候都很苦惱「不知道哪一集有看過?哪一些沒看過?
「哇!!這是一個好辦法呢!!來爸爸跟你一起來想想看如何把看過的集數寫在日記中」




----------------------------------------------------------------------------
有儲蓄的好習慣也要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每個孩子的特質不相同,在財務的四大象限「收入、支出、儲蓄、目標」所側重表現出來的也不一樣。以成人來舉例,側重收入的人,可能拼命工作賺錢,卻以努力消費把錢花光為目標,結果是可能沒有儲蓄之外,還有了為數不小的負債,

側重支出的人,可能拼命消費、不思工作,天馬行空的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側重儲蓄的人,可能不停的累積財富變成小氣鬼或守財奴,跟這種有錢人當朋友,很容易被斤斤計較的不太舒服

側重目標的人,則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忘了循序漸進才是穩健財務的唯一途徑



過分側重於任一比例沒有盡量做好「收入、支出、儲蓄、目標」這財務四大象限的平衡,日積月累下來人生也不免傾斜。


擔心Emma太側重於儲蓄,所以也積極的引導她往四大象限去思考,這樣的財務訓練最終就是希望Emma懂得賺錢、知道適當消費享受人生、也有豐厚的儲蓄及清楚的人生及財務目標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