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跟著Emma開戶去

過了農曆年,因為Emma增加一大筆的紅包收入,於是我便計畫帶她去開戶,藉此讓理財教育學習更上一階。

未成年子女開戶要注意什麼?

我們父女兩個興高采烈的大手拉小手,準備迎接這嶄新的一刻。沒想到在門口就被警衛攔下來了,拿出「未成年開戶申請書」要我們填寫,並向我們解釋文件內容。

原來……未成年開戶的申請,得要家長的共同簽名,而且還需要有開戶子女本人的印鑑。因為少了媽媽,沒有委任書。所以我只好摸摸鼻子,帶著Emma暫時打道回府。

Emma的大哉問:什麼是印章?
雖然開戶不成,在回家前,我還是帶Emma先去刻印章,作為下次正式開戶的準備。這時候,Emma開始發問了。
Emma:「什麼是印章?」
我:「印章是代表妳確認某件事情,並且同意,就會用簽名或蓋印章代表。所以開戶要用到印章,是代表妳同意開戶。」

Emma:「為什麼要用印章?」
我:「因為口說無憑,就是妳可能講了一些話,怕自己或對方忘記,所以把它寫下來。可是光寫下來,又不能確定是誰說的,所以要用蓋章或簽名代表話是妳說的。」

Emma:「你跟媽媽有用印章嗎?」
我:「很少,我們通常都是用簽名,因為印章很容易被仿製,這樣別人如果拿到妳的印章去作沒有經過妳同意的事就糟了,所以要保護好妳的印章。」

Emma:「那我也用簽名就好囉?」
我:「因為妳還在長大,簽名的樣字會一直改變。像家裡那些貼在牆上的畫,是妳從小到大的作品,每一張妳都有簽名,可是每張名字寫出來的筆跡都不一樣。如果簽名的樣子跟妳這次在銀行簽的不一樣,那到底是誰簽的呢?會不會是別人簽妳的名字呢?所以才會用印章代替。」


用點“心”,培養孩子發問、思考的能力
Emma拋出無數開戶的疑問,常常讓我應接不暇。但我仍耐著性子,試著以她的角度,用她可以理解的方式,逐一回答。

我們希望孩子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對知識的追尋,所以期待他們學習遭遇「不知道」時,可以勇於發問。

但生活中,特別是忙碌了一整天之後,碰到孩子緊追不捨的「為什麼」,的確容易反應不過來、一時語塞。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狀況,忍不住會想要快點結束話題,「問這麼多幹麻」「等你長大就知道」,顧左右而言他,甚至避開、不回答。

當我們經常採取「噓!」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來說,其實挺為難的–一方面鼓勵他們提問,一方面又不希望他們來問自己。

這時爸媽其實可邀請另一半加入話題,一起動腦、想辦法,除了節省力氣、分擔責任外,也能增加家人的互動。

若真的回答不出來,或暫時不想回應,可試著真誠的告訴孩子自己現在的狀況「我很累」「我正在忙」,同時承諾孩子待時間允許會再告訴他,請孩子一起幫忙記著。(當然,要記得實踐諾言唷!)

回答的不二法門:用「同理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理解問題、解開疑惑;加點「耐心」,幫助話題延續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