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環境並不是這樣單純的沒有誘惑,有時孩子從學校回來會說「我同學有……(但家裡沒有)」。遇上諸如此類的狀況,我通常不急著回答或解釋,反倒問她「那我們沒有怎麼辦?」,常常孩子的回答都會令人驚奇,他們總有能力可以自己找到解套的方法。
把問題回歸孩子,培養問題解決的專家
上週全家一起外出聚餐,過了晚上9點才準備返家。平常會耐心哄Emma和YoYo上床、說睡前故事的媽媽,因為有點累了,就告訴姊弟倆「今天晚上沒有床邊故事」。
Emma聽到自己最喜歡的睡前活動被取消了,沿途回家便開始扁嘴、啜泣,有時候還難過得哭出聲來。我陪著她一陣子,聽她細數今晚的損失「媽媽沒辦法講故事」、「沒有領到零用錢」……。
耐心的任由Emma發了一陣子牢騷後,我依然把問題還給她「出來吃晚餐大家都很開心,妳也跟其他小朋友們玩得很高興。可是這樣一定會超過時間,太晚媽媽會累,不想講床邊故事,然後妳還會錯過領零用錢的時間。」「爸爸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妳可以幫忙想想辦法嗎?」
即使Emma起頭帶著餘怒回答「那我以後就不要跟你們一起出來吃飯了。」我還是繼續鼓勵她思考。想了一會兒,Emma陸續告訴我幾個答案:「那我以後8點就要回家。」、「帶故事書出門,媽媽可以在外面先講給我聽」、「提醒爸爸給我零用錢,回家過了9:30也可以領」。
「同理心」–站在孩子立場看世界
我並不急著打斷她,或是對於“可行性”提出質疑。反倒不慍不火的就著每個答案,一一個細問下去,試圖多了解Emma提出的解決方案。
Emma一開始想到的是「那我以後8點就要回家。」
我試著繼續延伸Emma的情境問下去,「所以到了8點,妳就要說『各位叔叔、阿姨,對不起!因為我要回家聽媽媽講故事,所以要先回家了。』是嗎?」「那個時候會不會是妳剛好跟其他小朋友玩到最高興的時候呢?」
被我這麼一問,Emma似乎有點不服氣,嘟著嘴、歪頭想了一下,突然眼睛一亮,又丟給我一個答案,「那我可以帶故事書出門,請媽媽9點半到餐廳外面先講給我聽。」我笑著問她:「妳是說以後出門的時候,要自己帶一本故事書出門。等到接近床邊故事的時間,再提醒媽媽說故事給妳聽,是嗎?」
Emma用力的點頭「對!」
然後我接著問她:「那領零用錢怎麼辦呢?」有了前面的腦力激盪,Emma這次想得快多了,「那我9:30前提醒爸爸給我零用錢,這樣回家就算超過時間,也可以領嗎?」
其實心裡清楚:要在興高采烈、充滿期待趕赴晚餐前,仍保留一點理智–記得帶故事書出門,對孩子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是在席間玩興正濃時,還得記得時間–9:30,並請媽媽到外面講故事給自己聽;或是提醒我回家給她零用錢,難度又是上一層樓,如果真能做到那這孩子真是太厲害了!!
我對於Emma絞盡腦汁想出的方法讚嘆不已,跟她說「Emma真棒咧!!幫自己想了好辦法,讓我們到外面吃飯時還可以聽到床邊故事又可以領到零用錢,那就這麼說定,下次出門的時候你就練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試試看囉!!」
看她終於露出滿意的笑容,也讓我的嘴角跟著上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