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錢或禮物,鼓勵孩子養成好習慣
剛上小學的志明回家後,把書包與便當袋往地上一丟,就直接跑進房間打起線上遊戲,媽媽已經反覆提醒過好幾次不可以這樣做,志明還是無法養成要回家後自己把便當盒拿進廚房洗的好習慣,「志明,你如果每天都可以自己洗便當,隔天就會多10元的零用錢哦」,媽媽站在客廳大聲的喊著,心裡想這誘因這麼大,應該可以幫助志明養成好習慣吧!!
類似的情況還有「晚餐後把大家的碗盤洗好,你就可以得到100元」、「如果你高中畢業前品行跟成績都能一直表現的很好,我就買一台摩托車給你」,父母以金錢作為誘因鼓勵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情況,非常普遍。
父母應該如何引起孩子讀書或做家事的「動機」,並持續鼓勵直到完成目標呢?是以金錢或禮物犒賞?還是鼓勵孩子從內心自發性地對讀書產生樂趣,體會做家事的責任,抑或是威脅孩子如果達不到目標,便會受到責罵與體罰?還是有其他方法?
正面獎勵,不是比責罵與體罰來得好嗎?
孩子的「動機」從哪裡來
讓我們先來看看心理學關於動機的討論是怎麼說的?
心理學的「動機理論」談到「動機來源差異」時,Deci&Ryan在其著作中,將其分成「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兩種:
外在動機
當個體參加某一休閒活動是受到外來力量(金錢、名利、地位、獎盃等)的影響,當這些外在報酬消失時,個人參與該休閒活動的行為,便會消弱或停止
內在動機
當個體在沒有接受外在任何報酬情況下,持續參與在一個活動中,而個體投入在活動中的樂趣與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內在的動因。內在動機也可以說是個體在執行一項活動中,活動本身以及參與過程中的愉悅與滿足感~
教育部的wiki網站上將相關重點整理成下面的圖表
讀書的動機
從外在動機去鼓勵孩子,感覺很像賄絡或收買,彷彿跟孩子說只要成績夠好、考試考好,就能得到金錢的獎勵、禮物、甚至是眾人的讚美、父母的愛,肯定、還有名聲。
桑德爾在《錢買不到的東西》(先覺)中也提到過,為什麼不能付錢給考好成績或看書的孩子?因為金錢的外在誘因,可能腐化孩子內在獲取知識的真正動力,當金錢誘因消失時,孩子將不再讀書。金錢會扭曲孩子的閱讀動機,使孩子對讀書有錯誤的理解。
如果可以引導孩子從讀書本身,感受從書上獲取知識的快樂,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動機,使得讀書本身就被視為一種報酬,可以從中獲得喜悅,就能幫助孩子自動自發的讀書,不須外力逼迫或誘惑!
其實,還有一種作法可以讓孩子喜歡上你想讓他做的事情,就是把待做的事情「遊戲化」,在《快不能解決的事》(大塊文化)一書中,作者肯羅賓森就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愛上「整理家務」,從原本討厭做家事到每天恨不得多做一些家事,或許您也可以試試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