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離婚後回首,希望當時每天對你真心說句「謝謝妳」

第一代網紅部落客「Mr.6」,史丹佛大學雙碩士的他,覺得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一段「不開心的婚姻」,但也因此而反思了人與人相處的珍貴道理。


婚姻中的不開心,或許都是少了一句真心的「謝謝妳」

不開心的婚姻有多苦?小時候遇過霸凌的,上班被老闆罵過的,甚至曾因失戀、喪親而遲遲走出不來的,恐怕都不及一段不開心的婚姻的十分之一。


而,在一段不開心的婚姻中所遇見的極致苦痛,追究根本的原因,竟然又很簡單──都是因為,有人「不開心」了。


她/他不開心,你/妳不開心。


多麼盼望天底下因為愛情而結合的男男女女,一輩子都不必經歷如此之苦。如果被迫必須經歷,或已經正在「經歷 ING」,這篇心得或許可供您參考。


我去年才離婚。婚姻最後幾個月,我和前妻就像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一樣,雙方都請好了律師,準備大戰一場,爭取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想要什麼?不要錢,不要房子,我們想要的都是「孩子」。


我們都想和小孩住。我們都想「搶小孩」。因為,只要一想到接下來的日子沒有孩子,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度過那些漫漫長夜;我們都不想讓對方得逞,所以我們都拚命敦促己方律師一定要想辦法「贏」。


沒想到,有一天,我突然收到我的律師通知,前妻那邊的律師說,她主動放棄孩子的監護權,將孩子全部讓給我照顧。在離婚的語彙中,那叫做「淨身出戶」,她清清淨淨的要去流浪了。


嘩?我以為那是我的腳本,沒想到,她自動選擇了當那個要離開的人,讓我自動「贏」得孩子。


當了單親爸爸之後,才知道「太太」的辛苦

此事實在發生得太快,快到我來不及接受;我取消原本安排好的環遊世界計畫,打消了回加拿大重建人生的念頭,留在台北的家,看著前妻將她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搬走,然後,我的單親爸爸生涯,在我完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被迫正式的開始了。


為了換個環境,幫助孩子離開父母長期吵架的陰影,第一步,我先上網找了一間比原本的家小了一半的新屋,然後,將舊家客廳劃分為三區:「可以丟掉的東西」、「不能丟但可以收到倉庫裡的東西」、「一定要跟著帶走的東西」,要孩子們開始分類,準備搬家。


起初,孩子將所有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放在第三區(帶走),於是我得慢慢說服孩子們一一移至第一區(丟掉),由於東西太多,我們竟然花了一整個暑假才完成打包,和無數的熟悉物品說 bye bye。


新的家,新的希望,原本都在外面工作的我,變成全部時間百分之百都必須在家照顧兩個孩子。還好當時我剛賣掉前一家公司,暫時尚可撐在家裡陪孩子一陣子,此時,家裡只剩三個人──兩個孩子和一個父兼母職的老爸(我),我試著用過往經營公司的嚴謹來管理這個新成立的「單親之家」,這才發現,無論過往做過什麼了不起的事,那些社會經驗一回到「家」通通都不管用了。


「家事」有多困難?不在家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以前的我總是嚷嚷,我常幫老婆做家事呀,看,我都每天倒垃圾、每天摺床鋪、每天幫孩子買早餐⋯⋯但,當家裡只剩我一個大人,老天,「家事」是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早上一起床就被家事追著跑,想多瞇一下、打混幾分鐘都不行,做完了一個又繼續接下一個。


而對我這個新手家管來說,真正令我崩潰的竟是──「廚房」。

叫了幾個月的外送、吃了幾個月的超商微波餐點,我知道,我這個原本連水餃都不會弄的「老外」(我)真的躲不掉「進廚房」的命運了。網路上各種烹飪教學影片還蠻豐富的,但都不是給我這種超級初學者的──拜託,蔥和蒜分不清楚,爆香要用多少油完全沒感覺,炒菜為何要加水我不理解,所謂「翻炒幾下」究竟是指多少下,而「收汁」又是什麼意思?


為了好好弄出幾道菜,往往得在廚房磨蹭四小時以上,從基本備料到最後將餐桌與廚房流理台收到一點點水漬都不見為止。還好我算是一個認真的學徒,不到兩星期,已可以煮出一整桌的菜;一兩個月後,也發展出幾道「拿手菜」。孩子只要愛吃的,都會主動幫我取「菜名」──「愛心玉子燒」、「阿爸滷味」、「阿爸炒烏龍」、「炸爛魚」⋯⋯。


神奇的是,一天被家事糾纏、被迫站在廚房半天餘,竟然讓我看到了前妻的「影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想起,我們還沒離婚前,在類似這個幾坪不到、又悶又熱的叫做「廚房」的小小空間裡,前妻每天得待上至少好幾個小時。每次我從外面回家,一打開門,前妻通常都是正在廚房裡做菜的,然而,累了一天回到了家的我,心裡還在想著公司的事,對著正在廚房忙碌的前妻,我說過什麼「好話」呢?


我努力的回想,努力的回想,怎麼都想不起來。


我只想起,那時候,人家我也是累了一天回家,但,回到了家,迎接我的並不是熱情。當時我只希望家裡氣氛能夠和和氣氣、開開心心的,卻一直無法發生。直到我現在終於走進了廚房,才知道為什麼愈到婚姻深處,前妻就愈「不開心」,因為,在這麼一個稱為「家」的合作系統中,愈來愈視一切理所當然的我們,就愈來愈欠缺了「一句話」。


諷刺的是,得一直到這個家整個垮了,一直到我被迫開始父兼母職的做「她的事」,我才看見,我當年多麼應該對她經常的說「這一句話」!


我才當單親爸爸不到一年,就覺得度日如年,那她,可是在那裡十幾年了,也等於「忍受」了我十幾年哪!當我看到我自己並沒有「好」到哪裡去,我就會看到,對方也沒有「差」到哪裡去;我愈看到了我自己的「差」,我就愈會看到了她的「好」。


「謝謝妳。」


這一句話,應該要發生在每一天、每一次、每一個瞬間,沒有說出口,也在心裡分分秒秒的記著它,那,我們的眼神,我們的心緒,都會變成溫馨的粉紅色。


當我開始「謝謝」,也就在心中打開了「轉念」開關,齒輪啟動了一連串連鎖效應,即便對方仍不開心,我們也已經先治癒了自己的不開心。


當我看到了對方是值得感謝的「好」,等於就是在說我們的婚姻不再是失敗;而當我們不再是失敗,我們就是成功的,畢竟曾是一對相愛的情侶、渴望一個愛的小窩才努力的實現了它,後來,她在「內」努力持家,讓我在「外」的事業愈做愈大,成就愈來愈高。


當年我們多麼擔心肚子裡的小北鼻是否多一根指頭、為何一直吐奶,如今兩個孩子不也長得高高壯壯聰明又伶俐的呢?


彼此衷心感謝,忽然間,好像也都懂了彼此

「謝謝」之後,我就會想起更多我們一起創造的過往,於是,心中的不開心,也就此消褪;當我不再不開心,我也就找回了原本的自己──找回了我自己,才看得到自己每一年所發生的事,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全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全部都是因為對對方的衷心感謝,我突然間「懂」了她,也「懂」了我自己,如同當時交往的時候,都以為對方是尋覓一輩子的懂我之人一樣。


想想,有多少的分手、分居或離婚的「前伴侶」,是沒有機會玩「角色交換」,感受一下對方在他/她的「位置」的感受?如果沒有「角色交換」,我就沒有機會被關到那個又小又悶又忙碌的廚房,我也不會有機會打從心裡發出這一份感恩。


多元融合非常的不容易,因為,對我們來說,對方都來自全然不同的星球,火星男的不了解金星女,金星女也不了解火星男,上班的不了解家裡的,家裡的也不了解上班的,唯一的「解」就是從現在開始,撇開不爽的情緒、累積的成見,和對方說一聲發自內心的「謝謝」,而不是忙著呼口號「我愛你」。


「三個字」可以開始一段親密關係,但得要那「兩個字」,才能讓它撐得長長久久啊。(原文)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史丹佛「人生設計課」大師:讓孩子設計「對他而言有意義」的人生

如何設計你的人生?申請自己成績最好的那個科系?人生只有一個版本?這個一輩子的大哉問,史丹佛設計學院大師告訴你,如何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史丹佛大學的「人生設計課」,被紐約時報評為史丹佛大學最火的課程之一,是第一個將設計思考,用在生涯規劃上的課,專門解決人生中最難的問題「我這一生要做什麼?」


比爾・柏內特是教「人生設計課」兩位共同授課教授之一,隨著全球慕名來觀課的人數劇增,比爾和另一位教授戴夫・埃文斯,一起把課程內容寫成《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出書後立刻榮登紐約時報的暢銷排行榜。台灣大學的創新設計學院也曾飛往史丹佛大學受訓,把「人生設計課」的作法帶回台灣。


比爾來史丹佛大學教書前,曾在蘋果電腦設計產品,他說「設計人生就像設計產品一樣」、「你可以設計出對你而言富有意義的人生」,以下是親子天下在史丹佛大學專訪比爾的精彩內容:


Q:是什麼機緣,讓你開始在史丹佛教「人生設計課」?

A:第一次到史丹佛教書是1984年,我還在蘋果電腦,學校找我教產品設計。


從那時起,我就歡迎學生找我聊生涯規劃,很多人畢業5年、10年還會再回來找我討論生涯規劃,在這幾十年,我發現很多人過得不快樂。


「擁有選擇」不代表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人生,多數人還是照著社會的期待選工作,而社會的期待似乎把多數人送往錯誤的方向。


對任何人來說,選工作都是件令人焦慮的事,你得做出選擇,但無法預知成功,跟產品設計有點像,你想設計絕佳的產品,但無法預知消費者是否買單。 


看到這個相似性,我開始把產品設計的方法用在生涯規劃,正式開成一門課,這15年來的教學,讓我有時間找心理學、社會學、大腦神經學等論文佐證,驗證這個方法的嚴謹性,現在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套方法有效,而且不受科系背景限制,因為人生設計的目標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希望過著有意義的人生,甚至看見自己對世界的貢獻。


這套方法也適用不同人生階段的人,思考升學方向、設計退休生活等,不同人生階段,需要不同的設計,相同的是你需要根據變動的環境,持續勾勒新的設計。


Q:你覺得人工智慧會影響下一代的生涯規劃嗎?

A:「科技會取代工作」這理論不是新鮮事,在距今100年前,機械工業剛開始,就有研究提出「機器有天會取代人力」,但100年來,舊工作被取代,新工作又被發明出來,我認為工作類型會變,但孩子不會完全失業。 


跟過去不同的是工作的變化比以前快,不能像以前,做完人生規劃就埋頭苦幹,你的終點在你埋頭苦幹的時候,可能消失了。你要改用敏捷設計(Agile),不斷根據時事,重新校準,設計新的終點,別當規劃者,改當設計者。讓自己搭上趨勢的列車,當機會來臨,你已經準備好上車。 

職場的原則沒變,它在找能勝任當代工作的人。我們可以設計的是「如何找到當代工作需求和我們心中需求重合的點」。 


Q:台灣推行「學習歷程」希望高中生設計人生藍圖,作為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呢?

A:我最近正好跟泰國的高中一起籌辦高中的人生設計課。我不久就發現亞洲跟美國不一樣,孩子的人生經常不是自己決定的,家長是關鍵的決定角色。


在美國帶高中生做人生設計,只要他受到啟發,他就會自發性的規劃人生,很少聽到父母會阻止他們探索,但在泰國,當某些孩子興奮地跟爸媽說,自己對產品工程師感興趣,想多加探索,爸媽可能會說「很好阿,不過你還是得當醫生」,這是我沒預料到的。 


這種互動對孩子的傷害很深,將使他不願再主動規劃未來。如果家長沒準備好,我比較不建議使用人生設計課的方法,人生很長,設計可以等孩子有自主權再開始。


如果你是開放的家長,我建議先打破兩個傳統信念: 


第一,我們認爲的穩定工作將不再穩定。例如律師,撰寫契約的工作正在被區塊鏈取代;電腦工程師雖然現在熱門,但不少工程師正在寫程式讓電腦能自己寫程式,等於寫程式取代自己的工作,這些變化都在改變工作的穩定性。 


第二,職場跟學校的評量方式不一樣,不要用學校的表現,來預測孩子在職場的表現。職場以「完成多少有價值的任務」來評估人才,學校則是以科目成績來評量。達到100分不代表孩子遇到挑戰有能力解決,不代表他能與人合作完成任務,更不代表他有能力判斷哪些任務要優先作,所以訓練孩子拿100分,不是訓練他未來的競爭力。 


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可以著重培養面對逆境的能力(Resilience)、處事的彈性(Flexibility)、情緒管理能力(Social emotional skills)、拆解問題的能力(Problem-framing skills)、設計與創造能力(Design and creativity)。 

別忘了每個人都在尋找有意義的人生,陪孩子規劃的時候,關鍵是鼓勵他設計「對他而言有意義的人生」。 


Q:作為高中生,他們可以怎麼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A:親手設計你的人生軌跡,走出自己的路。 


我高中的時候,物理老師對我很好,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物理。直到讀了物理系,才發現我不喜歡,工程才是我的興趣。沒進大學前,高中的我無法理解其中的差異,所以我只能提醒你,不要因為喜歡某科目,就堅定地覺得一定要念這科系,讓自己保有彈性,不斷嘗試跟思考。 


在高中先了解自己(Discover who I am),我指的不是發現「我適合電機系」,我指的是觀察自己做哪些事會精力充沛。到處試著做不同的事,看看你的精力來自何處。 


你可能會發現寫作讓你精力充沛,這個發現很棒,接下來要問為什麼,挖掘寫作的那部分讓你精力充沛,是因為你喜歡用邏輯組織想法,還是你喜歡跟別人分享觀點等等。這段探索很重要,不要停留在「我喜歡寫作,所以只能當作家」這個層次,而是挖掘深層的自己,從中思考自己適合那種工作。 


然後,打破5個迷思:

1. 限縮在一種版本的人生:你可以有多種版本的人生。你的人生可能既可以成為工程師,也能成為作家或導演,端看你怎麼選,不要因為你讀某個科系,就覺得自己只有一條路。你要清楚自己有的選項,根據情境背景,選擇當下最適合你的。


2. 不要用科系決定人生:史丹佛也只有68個科系,但工作有成千上萬種,不要用科系限制你對工作的想像。


3. 別怕第一份工作選錯:心理學研究顯示,多數人到30歲才開始成熟,那時候你會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4. 人史哲的工作也能獲得財富:雖不像特定領域的薪資漲幅明確,但透過人生的設計,你也可以找到運用人文能力又能致富的工作。


5. 做自己的人生主導者:沒有人可以決定你的人生,為自己好好的活。 


Q:如果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你會建議怎麼做?

A:你不孤單,美國近85%的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日本更嚴重,高達93%。


我是德國移民的第三代,爺爺當年移民來美國,是因為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他怕全家受到迫害,想盡辦法來到美國,但他不會說英文,只能在污水處理廠當挑糞員,他工作會快樂嗎?但他一想到這份薪水,讓他有能力把德國的妻兒帶來美國,我想他是充滿成就感的。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的快樂可以來自其他地方。如果工作能支持你生命的完整與快樂,那別讓小問題干擾你生命的完整。


如果真的不喜歡,先了解原因,看能不能解決,不建議貿然辭職,你需要先試著解決問題,不是逃避。你感受到的經常不是事情的全貌。我曾有個學生跟主管一直處不來,進一步溝通後才發現主管正在打離婚官司,心情不穩定,才常發脾氣。 


當然不是每次都有好的解法,如果不好解決,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如果期限到了,情況沒改善再離職,因為時勢在變,不好相處的主管可能下個月離職、不喜歡的專案可能下週停辦,大家可以等一等再行動。


如果你喜歡目前的工作,也別忘了積極設計人生,世界正快速變動,你被動會受衝擊,你可以選擇主動出擊。


 小檔案|比爾・柏內特 (Bill Burnett)

現任:史丹佛設計學院 Life Design Lab、史丹佛大學設計學程執行總監、史丹佛設計學院兼任教授

經歷:蘋果電腦產品經理、暢銷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作者

學歷: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史丹佛大學物理系學士(原文)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表揚孩子,是要「鼓勵過程」但不「稱讚結果」

在YouTuber老高的宣傳下,阿德勒心理學又抓住大家的目光,引起許多關注。

能夠有這樣高討論度的心理學科普影片,是個超級令人樂見的現象,畢竟相對於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已經被忽視很久,很需要受到大家的關注。

藉由老高影片中風趣的討論,許多人得到不少啟發,我也很開心能在那麼生活化的舉例中,重溫阿德勒的相關概念。


如果你之前不曾看過阿德勒的原始理論,單純是跟著影片認識阿德勒,當你一開始聽到老高影片中以下這些句子,不曉得你是照單全收,還是有浮現一點點問號呢?

阿德勒認為,心理創傷壓根不存在,人是不會因為過去而影響到現在的。

阿德勒認為,恐懼也好,自卑也好,都是我們逃避現實的工具而已。

阿德勒的心理治療就是不斷給你灌雞湯、鼓勵你而已。

阿德勒強調,父母不要表揚孩子,老師不要表揚學生。

阿德勒認為,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很容易改變,只是有的人不想去改變。

希望以下的5個段落,能夠讓你用3分鐘的時間,重新詮釋這幾個影片中的說法,更完整認識阿德勒。

過去,確實會影響現在:阿德勒很重視早期經驗

在阿德勒的理論中,一個人的早年經驗,是人們性格塑成的超重要來源。阿德勒說過,要全面認識一個人,我們必須「順著他走過的路來研究他」(along the path which the patient himself has taken),這個邏輯,好像有點類似蘇打綠和Ella的那句歌詞:「走過的路是一陣魔術,把所有的好的、壞的、變成我的」。

我們現在之所以會是我們,與過去的原生家庭狀態、父母教養方式、早期社交經驗(不論是主觀感受或是客觀現實)等息息相關。舉例來說,阿德勒相當重視「出生順序」,認為家中的老大通常會高度重視權力、老么在證明自我的議題上有高度壓力、獨生子女會因為被父母持續監控,而對外界的敵意容易過度敏感。

那麼,如果我們走過的路是重要的,這條路上有什麼主題該被研究呢?阿德勒的回應是「自卑感」,也是這裡第二個要補充的觀念。

在阿德勒眼中,自卑不只是逃避現實的工具

自卑感是阿德勒理論的核心。他曾說「to be human means to feel inferior」,認為就是因為我們會自卑,才會有超越,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足,才會想要進步。一個人沒有自卑感,就不會有追求成長的動力。所以,自卑感完全不是沒必要、不重要的感受,反而是我們極需熟悉的對象,了解自己有哪些自卑的地方,了解自己是如何應對這些自卑感。

也許,自卑感就是我們心理上的血糖,過低時會讓人失去心理能量,過高時則會形成「自卑情結」,阻塞了心理適應,引起偏差的行為。面對這樣的困境,阿德勒心理治療強調,要靠著仔細的自我探索才能克服,也就是第三個要補充的觀念。


阿德勒心理治療不是幫你灌雞湯,而是克服自卑、建立社會連結

阿德勒心理治療目的是希望能讓人擁有調控合宜的自卑感,以及適度的社會連結。藉由早年經驗的討論與重新詮釋,來充分理解個案的自卑感、人生目的、工作態度、感情觀等,並陪伴個案運用自己的勇氣來安排適合自己的生活。因此,阿德勒的心理治療當然不會單向的「灌雞湯」過程(事實上,應該沒有任何一個心理治療學派要心理師幫個案灌雞湯)。

除了對於臨床上的運用,阿德勒也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一些想法,連結到第四個要補充的觀念。

不是不表揚孩子,是要「鼓勵過程」但不「稱讚結果」

阿德勒曾說過,行為偏差的孩子是缺乏鼓勵的孩子(A misbehaving child is a discouraged child),他認為教育孩子時必須避免責備與羞辱,提醒父母要溫柔,並且要會鼓勵孩子。

如果想要完整認識這裡的觀念,我們必須釐清「稱讚」和「鼓勵」的差別。所謂的稱讚,是針對孩子的行為結果給予回應,有好結果會被稱讚,結果不好就沒有稱讚,例如「你考進前三名很棒!」而所謂的鼓勵,是重視孩子本身的自尊與價值,不拿孩子與他人做比較,並且肯定孩子願意付出與投入的過程,像是「你投入了好多心思真了不起」或「感覺你經歷了令人驕傲的合作過程」。因為阿德勒相信,真實的自尊並非來自他人的稱讚或認可,而是來自於能夠克服困難的過程體驗。

阿德勒認為人可以被改變,但改變並不容易

阿德勒認為,我們的人生是被生活目標所決定的,如果生活目標訂定得宜,就能經營出健康的人生;如果生活目標不切實際,例如「人生一旦需要協助就等於失去尊嚴」、「我的人生要成為眾人喝采的焦點」等,就會讓自己的心理狀態出現困境。

在阿德勒的觀點下,一個人要建立新的生活目標,必須從早年回憶和過去經驗中看懂自己現在的生活目標是什麼、怎麼來的,才有機會重新詮釋過去,完成生活目標的轉換。阿德勒認為,這樣的轉換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充斥著內在與外部阻礙,並沒有「只是你不想」那麼簡單。

最後,引述一句我很喜歡的阿德勒語錄,感謝每位分享心理學知識的人。(原文)

心理學不應是偶而出現大師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的唯一目標,是讓每一個人的本質被理解。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長達75年的哈佛研究,找到了完滿人生的秘密

什麼是最重要的?今日,排定重要事物的優先次序並不容易。光是兼顧職涯和家庭,可能就會讓人覺得困難無比,更別提還得關注Facebook了。或許,這就是科學出手的時候了。


超過75年來,哈佛的葛蘭特及格盧克研究(Grant and Glueck study),一直在追蹤兩群人的身體及情緒狀況:456位於1939-2014年間在波士頓成長的貧窮男性(Grant Study),以及268位於1939-1944年間畢業的哈佛男性畢業生(Glueck Study)。

研究期間非常長,也有數個世代的研究者投入於其中。70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分析血液樣本、進行腦部掃描(從這項技術問世之後)、檢視自我回報的調查,並與這些人直接互動。


終其一生,什麼事情最重要?

結論呢?哈佛成人發展研究主任沃丁格(Robert Waldinger)表示,以重要性而言,有一件事超越了一切:「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給予我們最確切的訊息就是:良好的關係會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就是這樣。」

重點並不是你有多少退休金,不是你在多少會議中演說,不是你寫了多少部落格文章,不是你有多少追蹤者,不是你曾為多少科技企業工作,也不是你擁有多少影響力。不,快樂和完滿人生的最重要因素,說穿了,就是愛。

更明確來說,此研究顯示,有人可以倚靠,有助放鬆神經系統,讓大腦能更長久地保持健康,並減輕情緒和身體上的苦痛。資料亦顯示,覺得孤單的人,身體狀況比較有可能提早下滑,也比較有可能較早死亡。

沃丁格表示,「重點不是你有多少朋友,也不是你是否有侶伴關係,而是重要關係的品質。」也就是說,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關係的品質──關係有多深、有多少脆弱之處;你多願意與對方分享;你願意展現多少真實的自己、是否願意看見真實的對方。

在1972-2004年間帶領此研究的哈佛精神病學家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表示,兩大根本原素就是「愛,以及找出不會將愛排拒在外的方式來面對人生。」

如果你找到了愛,又碰上了失業、失去父母或失去小孩這類創傷,卻不願面對這樣的創傷,你的「應對」方式就有可能會將愛排拒在外。

除了關係,也要關注你處理情緒和壓力的能力。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些掙扎,可以找心理醫生、加入支持團體、投入工作坊,也可以找諮商師。認真看待個人成長,才能與他人建立關係。

資料明確地顯示,你可能賺到了錢、擁有成功職涯和健康身體,但如果沒有美好的關係,你就是不會快樂。

下一次,當你只顧著看Facebook、而不是將心思放在同桌的另一半身上,想加班、而不是和好朋友見面,或是發現自己在星期六工作、而不是和家人一起逛農夫市集,請考慮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沃丁格承認,「關係確實麻煩又複雜。」,但也堅信他那擁有研究結果支持的看法:「美好的人生,是靠良好的關係來打造。」(原文)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專家:7個常見錯誤 摧毀孩子心理素質

教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些錯誤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傷害最大?

臨床經驗超過18年的美國註冊心理諮商師荷欽森博士(Tracy Hutchinson)指出,隨著我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商與心理韌性的重要性更甚以往。

心理強壯的孩子不但有能力自己做好更多準備以應付未來的問題,研究也發現,這樣的孩子會更投入學校與以後的工作之中。

對家長來說這並不容易做到,不過避免以下常見的錯誤,對你們會有幫助:

1.    無限縮小孩子的感受
孩子們需要知道,表達情緒、談論情緒是健康的。

一旦家長告訴小孩「不要為這件事傷心」、「這又沒什麼大不了」,等於是告訴孩子情緒感受不重要,壓抑住比較好。

舉例來說,若你的孩子很害怕打雷暴雨,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怕」,然後問他們覺得怎麼做可以感覺好一點。這樣一來他們就知道如何靠自己管理、處理情緒。

這樣做的目標,是幫助孩子練習靠自己腦力激盪出有用的解決方案。

2.    不讓他們失敗
身為家長,坐視孩子面對挑戰不斷受挫,確實很難忍住不出手幫忙。

但你可以換個想法。就算孩子在校成績很爛,你也不會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這樣只會有反效果,因為孩子在學校上課、考試的時候,你不可能坐在旁邊手把手的幫他。

失敗時常是通往成功的關鍵。如果孩子從來沒機會透過失敗學習教訓,也很難發展出挫折後奮起向上需要的韌性。

3.    過度溺愛
孩子喜歡什麼東西,家長通常就會給。不過研究顯示,假如你讓孩子予取予求,他們就會失去一些與打造強大心理素質相關的技能,像是自律。

要讓孩子知道,只要努力,什麼夢想都有可能實現,那就要透過訂立明確的規則讓他們學會自我控制,像是打電動前要寫完功課、做家事可以賺零用錢。

4.    期待完美
希望孩子功成名就、做什麼都完美很自然,但孩子通常不可能樣樣精通、完美。把目標設得太高,反而可能會害他們長大後出現自尊與自信方面的問題。

要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你的期望不能太不切實際。即使孩子沒有達成你的目標,他們遇到的挫折,還是會教給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帶領他們走向下一次成功。

5.    太怕孩子受傷
嘗試新事物、交新朋友、玩新的運動、搬新家、換到新學校,都可能會讓孩子不自在。擁抱這些不自在的時刻,可以提升孩子心理素質。

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幫助他們開始,因為這是最難的一步。跨出第一步之後,他們就會知道也沒有想的那麼難,搞不好還很在行呢。

6.    沒有設下親子之間的界線
你想當孩子的朋友很好,但他們也該知道你才是老大。例如,你要求12歲的孩子不准熬夜,那你就應該讓他們盡可能遵守。

孩子要具備強大心理素質,家長必須知道界線和一致性非常重要。不要讓他們太常破壞規則,否則你跟孩子之間可能發生爭奪權力的問題。

7.    忘了照顧你自己
家長年紀愈大,愈難維持健康的運動、飲食、休息習慣,但你該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自我養護的習慣。

在孩子面前,展現如何維持健康的習慣與技能很重要。例如你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今天工作非常累,所以我現在要喝杯茶、看書來放鬆一下。」(原文)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耶魯教授:曾以為自己的人生爛掉了,直到被問了那一句「你覺得怎麼樣?」

耶魯大學教授訴說自己兒時遭到霸凌、被孤立以及性虐待,成績一塌糊塗。而父母被自己的問題給壓得喘不過氣,只能為了生存而努力,因此無力應付任何其他人的情緒生活。本以為人生就此爛掉了,直到了那一句神奇的問話,「你現在覺得怎麼樣?」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它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容易回答的問題,而不是最難的問題才對(如果我們回答時夠誠實的話。)

我也曾飽受情緒之苦

我現在發言的身分,不只是一個心理學家,一個致力於情緒健康的研究中心主任,更是人類的同胞。

我以前並不是一個快樂的小孩。我感到害怕、生氣、無助;我被霸凌、被孤立;我一直在受苦。我的老天爺,我飽受折磨!

我在學校裡是一個表現差勁的學生,成績大都是C 和D。我亂吃一通,所以體重從嚴重過輕到超重。而且,我還沒有真正的朋友。我的父母愛我、關心我,這我都知道。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我的媽媽焦慮、憂鬱,且有酗酒的問題;而爸爸對於一個不像他一般強悍的兒子感到憤怒、恐懼和失望。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對於如何處理情緒摸不著頭緒,無論是他們自己的,還是我的。

他們在無意間給我上了有力的一課,要保留自己的感覺,絕對不要讓我的父母看到,因為這只會在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

那差不多發生在他們得知我最可怕的秘密的時候,有一個鄰居一直對我性虐待,但他是我們一家的朋友。當我的父母終於發現時,我爸爸從地下室抓了一根棍子差點打死那個男人,而我媽媽幾乎要精神崩潰。警察來了,逮捕了那個鄰居,很快地整個社區就知道了,結果不僅如此,對我施虐的人,也侵害了其他幾十個孩子。

你可能會認為每個人都會很高興,因為我挺身而出揭發這種恐怖的惡行。但是你錯了,我瞬間就成了過街老鼠,大人都警告他們的孩子離我遠一點,霸凌情況還變得更糟。突然間,讓我不斷地情緒崩潰的根源清楚地呈現在我父母的眼前。我的爛成績。我的貪食症。我的社會孤立。我的絕望。我的憤怒。

父母也害怕處理情緒
我父母的反應和許多處在類似壓力下的人如出一轍,他們嚇得不知所措,即便他們其實很了解應該送我去找心理治療師。只不過他們被自己的問題給壓得喘不過氣,只能為了生存而努力,因此無力應付任何其他人的情緒生活。也許,他們認為不要過問太多關於我在學校或社區生活的問題,這樣他們會覺得比較安全一點。

接下來,奇蹟發生了。

表達感受是一種技能

他的名字叫馬文,馬文舅舅。他是我媽媽的兄弟。他白天是一個老師,而晚上和週末則是樂團團長。馬文舅舅絕對是個異類——在我所有的親戚以及我所認識的每一位成年人當中,他都是獨一無二,就像羅賓威廉斯在《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這部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他白天的工作中,即使當時是70 年代,馬文舅舅也竭盡所能地去創建一個鼓勵學生表達感受的課程。他認為這是教育中缺失的環節,而情緒技能(emotion skills)可以改善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在馬文舅舅大聲朗讀內容的時候,我會幫他打字記錄下來。我碰到像是「絕望」、「疏離」、「承諾」和「興高采烈」之類的術語,而在這許多術語當中,我看見了我自己。

某個夏天的午後,當我們一起坐在後院時,他問是不是可以幫我做一個智商測試。事實證明,我比我那慘不忍睹的成績單所顯示的,還要聰明得多。我還認為他懷疑我內心深處陷入一團混亂,而這和學校生活以及我被霸凌有關。因此馬文舅舅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很少從大人或是其他任何人那裡聽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人問過的話):

「馬克,」他說,「你現在覺得怎麼樣?」

我內心的水壩潰堤,洪流奔騰。當時我遇到的每一件可怕的事,以及我所感受到的每一種感覺,爭先恐後、紛至沓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改變了我的生活。不只是因為他問了什麼,還包括他問的方式。他是真心想聽答案,沒有評判我的感受。

他只是敞開心胸並且帶著同理心,傾聽我所表達的內容。他沒有試圖去詮釋我,或是解釋我所說的。那天,我徹底放鬆了。

「我沒有真正的朋友,我的體育很爛,我很胖,而且學校裡的孩子都討厭我」,我邊哭邊說,不停啜泣,馬文舅舅只是聽著,聽我大吐苦水。我的舅舅是第一個選擇不把注意力放在我外顯行為的人,他不去注意我那退縮的、讓人不想靠近的外在,而是警覺到有其他事情正在發生,那是不被任何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都不認可的事。

馬文舅舅允許我可以有自己的感覺。

因為上述一切,在過去的二十五年裡,我一直在研究也撰寫關於情緒,而且還全世界走透透,去和人們談論他們的感受,這成了我的熱情以及人生志業所在。

我是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教授,也是耶魯大學情緒素養中心(Yale Ce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創辦人。我在這個中心領導了一個由科學家和從業人員所組成的團隊,他們針對情緒和情緒技能進行研究,並且發展出一套方法來教導所有年齡層的人,學齡前兒童到執行長都涵蓋在內,幫助他們成長茁壯。我們中心的目標是利用情緒的力量,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公平、更具有創造力,以及更富有同情心的社會。

我傳達給每個人的訊息都一樣的:如果我們能夠學會分辨、表達以及駕馭我們的感受,即使是最具挑戰性的感受,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情緒,來創造積極的、令人滿意的生活。

你有好好感受過自己嗎?
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種情緒,悲傷、失望、焦慮、煩躁、熱情,但也有寧靜祥和。有的時候(或說是常常),那些感覺會造成我們的不便,對我們的忙碌生活造成妨礙,或者,至少我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所以我們會盡所能忽略。

然而,諷刺的是,如果我們忽視感覺或是壓抑它們,只會讓它們變得更加強大。強而有力的情緒會在內心積聚,就像一股黑暗的力量會毒害我們所做的一切,無論我們喜歡與否,躲都躲不開。受傷的感覺不會自行消失,它們不會自己得到療癒。如果我們不表達情緒,那麼它們就會像債務一樣堆積起來,期限到了終究會被追討。

了解情緒,才能善用它
在耶魯大學情緒素養中心,我們念茲在茲的不外乎:我們如何能夠幫助人們分辨自己的情緒,了解他們的感覺對於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以及發展出技能,以確保他們能夠以有益健康而且有生產力的方式,來善用自己的情緒。

經過三十年的研究以及實證經驗,隸屬耶魯大學情緒素養中心的我們,已經找出要成為所謂的「情緒科學家」(emotion scientist),所需具備的才能。

以下是我們已經確認的五種技能:

1. 分辨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不僅出現在我們所思、所感與所說當中,更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音調以及其他非口語的訊號當中。

2. 了解那些感受,並且能夠確定它的根源。實際上是因為什麼經歷所導致的,然後觀察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3. 用細膩精準的詞彙來標記情緒。

4. 按照文化規範和社會脈絡來表達我們的感受,力圖充分告知聽者並引發對方的同理心。

5. 調節情緒,而不是讓情緒凌駕我們,找到實用的策略來處理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
天下網路書店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心理學家:成功的人 永遠不會落入5個心理陷阱

我們的大腦原本就設定成會自行在想法、點子、行動與後果之間建立關聯,但有時候,這種做法可能是錯的、負面的、誤導的。

認知行為療法專家把這種狀況稱為「認知扭曲」,包括二分法思考、斷章取義、片面妄下結論等都是。這樣的思考陷阱,可能導致我們的認知偏離事實真相,而最成功的人則有能力辨識出這種情況,不計任何代價避免這些思考上的錯誤。

心理健康作家柏吉絲(Anna Borges)訪問許多心理學家,瞭解這類思考模式如何傷害我們的健康、幸福,以及跨越挑戰達成目標的能力。

根據她的歸納,這5大陷阱是:

1.    情緒化推理
情緒化推理是指我們把自己的情緒反應當作證據,來確定事實真相,卻不使用其他觀眾客觀事證的推理方式。這是我們最常見到的心理陷阱之一。

為了對抗情緒化推理,認知治療專家建議你自問一些問題,例如「有哪些事實支持我以情緒為根據的判斷?」「我的感受是不是可能被部分應該重新評估的偏見遮蔽了?」

當你停止把自己的感受轉化為真相,就能更有邏輯、清明地做出更睿智的決策。

2.    歸咎他人
有些人會把自己的行動和感受歸咎於他人,認為他人必須負起責任。

例如你一早出門上班,貓趁亂逃出,你因此遲到,而你把責任歸咎於貓。

麻州大學安赫斯特分校心理學與大腦科學教授惠特菠(Susan Whitbourne)解釋,這種譴責他人的行為可以讓我們避免認知到自己的缺陷或失誤,保住自尊心。

但不替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起責任,就代表你沒有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也就失去了從經驗中成長的機會,離成功更加遙遠。

練習同理心,可以幫助你擺脫喜歡凡事責怪他人的習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擺脫對與錯的二分法思考。

3.    災難化思維
很多人都抱持把擔心的事加以擴大的災難化思維,例如新聞報導有颱風,你就開始擔心房子倒了、家人和自己受傷的事。

學者已經發現,不理性的恐懼跟災難化思維很有關係,總是預期最壞的後果無濟於事。事實上,研究證實這只會導致焦慮和憂鬱。

心理學家貝絲(Judith Beth)建議列出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災難化思考上的好處和壞處,或列出所有最好的情況做沙盤推演,你就能成為更冷靜、更不焦慮、心靈更清楚的人。

4.    公平的謬誤
陷入公平的謬誤時,你會認為每一件事情都應該由公平與否來決定。

舉例來說,同事得到升遷,你沒有。你抱怨這不公平,她都沒準時到班,你比她努力很多。

但生命本來就不公平,如果只用公平的謬誤來思考,你只會更憤怒、怨懟、無助。

楊百翰大學心理學教授建議轉換心態,例如「得到升遷很不賴,但我沒辦法控制誰被升遷,也許我該問問主管明年怎麼樣能有機會升遷」。

5.    個人化
個人化包括在沒有合理原因的情況下,把一切都看做是針對你個人,或怪罪自己。

例如,兒子期末考不及格,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花更多時間陪他唸書。

心理學家表示,這種思考會讓你內疚、羞愧,你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在這個情境下扮演了什麼角色,然後想想這一切可能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

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發現其實這中間有非常多相關因素,結果並不是你直接一手促成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