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幸福學大師班夏哈:成功不等於幸福,而是感到幸福,才會成功

為何在焦慮、不確定的時刻,要特別強調五面向的幸福感?「反脆弱」為何是韌性2.0?以下是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快樂研究院創辦人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於2023親子天下教育年會的演講精華摘要。


我是一位家長,有三位青春期孩子,我很擔心他們的未來。我講的不是50年後、而是馬上就可以看到的未來。在這麼焦慮不確定的時代,幸福感真的可以落實嗎?為什麼在困難時刻,特別要談幸福感?


紐約大學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反脆弱」(antifragility),這是「脆弱」的相反,多數人稱為「韌性2.0」。「反脆弱」是從工程學延伸出來的概念,有些材料承受壓力後會恢復原來的形狀,就像這個材料有自己的韌性。


一個有韌性的人就是可以彈回原形的人,當我們在談教育,「韌性2.0」就是升級版,一個人承受壓力後,不僅會恢復原來的狀態,也會變得比原本更強大。


在我們身邊都有反脆弱系統,例如你的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重量訓練後,會獲得更強大的肌肉,我們的肌肉群就是反脆弱的系統。


我的課堂上有很多心理系的學生,多數聽過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很少人聽過「PTG」,PTG就是「創傷後成長曲線」(Post Traumatic Growth),就是反脆弱的曲線。要達成PTG有個前提,你必須要知道創傷後是有可能恢復且成長的,有了這樣的察覺,就可能達成PTG。


身為家長、老師、政府,我們可以做一些努力、創造出一些條件(重視環境),來大大提高PTG發生的可能,幫助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可以長出韌性。這是我們談到well being時背後的科學,我們唯一很確定的,就是不確定這件事。


要討論這時代的幸福感,可以從SPIRE這個架構來思考:


S/精神層面的(spiritual)幸福感:這可以來自宗教、信仰層面的安慰。在學校也可以透過練習正念、冥想、練氣功、聽音樂、演奏樂器等方式來達成。重要的是學著活在當下,獲得更多幸福感。


P/身體的(physical)幸福感:這包含每日所食和運動。有人說久坐就跟吸菸一樣危險,我們需要鼓勵學生動起來,走一走、爬樓梯都好。現在孩子都不太喜歡動,最糟糕的狀況就是整天玩電玩,好一點的會去彈鋼琴,但運動影響我們身體的幸福感,對心理也有很大的影響。我的孩子在疫情期間遠距上課,我都確保他們每天都要離開椅子,起身動一動、走一走,才能生出反脆弱的特質。


I/智能上的(intellectual)幸福感:也就是要有好奇心。研究顯示,有好奇心會讓人活得更久,深度學習對學生的智能上的幸福也很重要。雖然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但研究顯示好奇、會問問題的人比較反脆弱。


R/人際關係的(relational)幸福感:人際關係也能預知一個人是否快樂。這同時也代表著,我們在經歷人際創傷後還能夠復原。要獲得人際關係上的快樂,需要有真實的人際關係、有品質的共處時間,我們要鼓勵孩子有面對面、真實的交往,網路社群沒辦法讓人面對面交往。另一種方法是幫助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是訓練反脆弱的一大方法。


E/情緒上的(emotional)幸福感:這不是說要規避悲傷或是焦慮,人活著就要面對這些情緒。但我們也會有正面的情緒,例如快樂、感恩,學著感恩、感激。如果我們快樂,免疫系統也會被加強,我們也會變得更堅強有韌性。如果我們有幸福的感覺,我們會更健康、更能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現今,世界各地都有個謬論,我們要成功才能幸福。找到夢想工作、進入頂尖大學,但是這不會因此幸福,成功不等於幸福。反而是,只要增加3~4%幸福感,就會有更多的成功。因為我們的創意會提升,會成為更好的團隊合作者。應該這麼說,


感到幸福,才會成功。


很多大人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或學生沒有好奇心,這就好像說,這個孩子不喜歡吃東西一樣。但問題不是學生沒有好奇心,而是學生對什麼好奇?好奇心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能力,作為老師、家長,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找到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如果我們提供自學、電玩兩種選項,他們多半會選電玩。因此,我們需要制定一些限制,像是限制玩電玩的時間。


大人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生成式AI?我最擔心的就是AI讓每一件事變得太簡單。我第一本書花了我十年,從寫稿、投稿、改稿、被退稿,最後才被接受。但現在的AI讓寫書這件事可以立刻完成,看起來好像省略了十年血汗,但是這十年的歷練給我成就感,幫我練習恆毅力、心理的韌性。


但現在太多孩子,不須費力就能成功,因為太容易得到,遇到一點挫折便放棄。孩子需要有阻力、有困難才能成長,所以我們需要建立這樣的條件,讓他們跌倒之後再度爬起來,才能過有意義的人生。(原文)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別再被情緒消耗綁架!擺脫負能量,你是「內控人」還是「外控人」?

在華人社會中,多數人都在充滿負面否定和貶低的環境下成長,一代複製一代,一個環境感染另一個環境,像病毒一樣不斷擴張、不停影響。因此,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時常經歷被不停的責備、謾罵、挑剔,也會面臨到對方以權威者或高階者的角度,毫不客氣、不留餘地的以各種情緒性言語對你進行檢討,只因為你沒有照著他的想法,或沒有正確揣測他的意念和期待。

這種因為在上位就可以任意的對待和命令下屬,讓社會環境集體挫敗和耗損的情況,在東方社會或極權國家還是時常發生。這幾乎是從小就開始形塑及制約,大人不穩定的獎懲(完全視權力者的心情)、喜怒無常的情緒,讓年紀尚小的我們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為什麼會發生突如其來的吼罵及責打,許多人因此累積無能為力和習得無助的反應,像是受到極端驚嚇的小動物,膽怯而退縮,不斷受環境掌控,對自己不具信心,產生了認知上的挫敗感:「我對所有事情的結果都無能為力……」「我不知道做了之後結果會如何?也許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怎麼也建立不了對自己的自信、能力感和價值感,當然,更不可能關注到自己的成功經驗,累積對自己能力的正向評價。



無法感受自我生命的價值,即是焦慮的開始

然而,「相信自己有能力」是我們待人處事非常重要的內在力量,「不相信自己」只會感到對生活發生的情況無能為力,不覺得自己具有價值,不但會活得停滯而消耗,離成長性的生命越來越遠,恐怕還會造成生命力的萎縮。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曾說:「當一個人無法感受到自我生命價值時,這是焦慮的開始。」


受損的自尊,所引發反芻的負面譴責、反噬的自我敵意、慣性自責和內疚,這些若能一一看穿,就能漸漸明白這是對自己最不良善的對待,更是極為漠視自己存在的「暴力複製」。除非你痛定思痛,承諾不再重複傷害自己、暴力對待自己,才有可能迎來「寧靜」。


那麼,究竟要如何調整和成長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安穩的人?不會受環境侵擾,一點風吹草動即引動敏感神經,陷入恐慌及無助的情境?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覺察及留心你的人格傾向,是樂觀多?還是悲觀多?若是時常覺得有不好的事會發生,這類人大致上較偏向悲觀,也可能不自覺的形成悲劇性人設,覺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只有壞事、倒楣的事、不幸的事。


研究顯示,樂觀的人比較能感覺到「命運操之在我」;悲觀的人,大多感覺「命運操之在外界」,也就是人是被環境所左右和控制的。


「命運操之在我」的人,其人格特質傾向「內控」或稱為「自控」。內控人,通常較專注在自己的能力累積,也較專注在自己設定目標的事務上,當然過程中不會都一帆風順,但因為一開始就把力量放在自己身上,也較有自信可以掌握情況。因此,就算遭遇不順或有突發狀況,也能立刻調控自己內在的部署和處理順序,重新評估和規劃,所謂「山不轉人轉」,相信自己是彈性而有能力的,也就能再調整想出因應的策略。


較傾向悲觀的人,為何會悲觀呢?因為其最主要的認知信念是「我的命運由不得我」,這種多少帶有「習得無助」的習性,讓悲觀的人總覺得環境是他無能為力的,世界不僅常與他為敵,且他一點抵抗或拒絕的力量都沒有,只能承受和忍耐,一切都是情非得已、身不由己。如此下來,自然而然其人格特質也易於成為「外控傾向」的「外控人」


外控人大多認定環境可以隨意左右他、操控他,但他卻對環境一點辦法也沒有,就像他這個人的遙控器是掌握在別人手上,別人可以讓他哭、讓他笑、讓他倒楣,也可以讓他完蛋。別人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臉色、一個口氣,都足以決定是讓他順利過關,還是要讓他掉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掌握自己的命運:內外控點如何形塑人格特質?

內外控點(控制點理論)是心理學及人格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此概念最初由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發展而來,是人格研究的一個領域。屬於內部控制點的人傾向相信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而外部控制點的人,則意味著他們相信生活是受到他人及環境所控制,以及其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如機會、命運等影響。


更早期的個體心理學創建學者阿德勒,也曾談到類似的論點,關於一個人是否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不是過去在定義你,而是你對自己的定義在定義你。」由此可知,如果一個人定義自己是出於自己來決定,而不是交給命運、際遇或早年環境,在個體的發展上,能更有力量賦予自己能力,使自己能夠決定,甚至改變過往際遇對自己的塑造和影響。因此,阿德勒始終認為「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一切操之在己。


那麼,談到內外控點對人的影響,我們就可以多加思考,這種不同的控制點觀點(更多層面可說是一種人格特質)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層面的影響呢?


你可以反思、覺察一下,平日當你遇到任何情況,從天氣狀態、交通情況,到工作流程、人際相處……你會任憑環境怎麼變化、他人怎麼對待,而感到無奈及無力承受?還是不論周遭發生什麼變化,你都能回到自己的內在系統,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打算、什麼反應和什麼後續處理?


為什麼說內外控點後來會成為一種人格特質呢?因為這樣的塑造和影響,最早期來自於家庭和成長環境的教養方式和制約。如果你的父母或照顧者通常情緒沒來由的忽好忽壞、喜怒無常,規矩朝令夕改,而你被誇讚或懲罰也沒有一個準則,都是隨大人的情緒而定,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孩子的你,弄不清楚情況,也沒有能力了解當中的緣由,你只能被動的承受,無論這個大人是高興的緊擁著你,又或是突然間變臉對你大加責罵和處罰。


當你幼年的環境必須面臨這種處境,你會在這樣的經驗中反覆累積「無能為力」和「無助」的感覺,無法學習到準則,也無法獲得平穩及安全的生活,漸漸的,這樣的認知思考和情緒經驗,也會融入你的性格養成,在日積月累下形成你人格運作的一部分。


從習得無助感到活出生命意義

如果你開始可以明白和了解早年環境對你的影響,而形成你對命運及遭遇的「習得無助感」,那麼,你是否有可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告訴自己:「這是早年環境對我的影響,讓我以為我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但如今我長大了、成年了,有許多學習的能力,也能明白很多道理和智慧,更有屬於自己生命的力量,我可以重頭開始,重新認知及相信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建構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把決定權和選擇權交給其他人,也不再捨棄自我的主體和自主權。因為生而為人,我是我自己最重要的主人。」


這是我想要告訴你,讓你理解的。如果你能提高自我意識,對自己的制約和形塑有更高一層的覺察,那麼請自己反思一下,你想讓自己終其一生活在被他人和環境操控的處境嗎?任由他人任意對待,甚至不友善的對待,卻放棄自我權利和力量,捨棄捍衛自己的主權及界限,並且習慣討好和順服,只因為以為這樣可以在環境中安然度日?


事實上,當我們認定自己的安全必須操之在他人的情緒、喜好、評價及對待,苟延殘喘的應付時,我們是麻木的、壓抑的、卑微的和無感的,又怎麼可能體驗到生命的活力和喜悅呢?那麼,這樣的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


人最重要的是活在自己的感官經驗中,體驗在世界上與他人及環境的互動和交流,產出和激盪出自己的體認和覺知,實現自我的潛能和生命價值。如果只能任由環境或他人的支配,棄守自我的主體性,在如此悲觀及被動下,人是不會真正活得有意義和充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