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當台灣創作者面對中國大陸

張鐵志:一個音樂界朋友說,台灣有許多資深音樂製作人去中國大陸,畢竟錢多市場大,但許多人卻又回到台灣。

一個音樂界朋友說,過去這些年,台灣有許多資深音樂製作人去中國大陸,畢竟錢多市場大,充滿無限的可能,但是最後許多人卻又回到台灣。理由是,大陸沒什麼好案子可以做。主流音樂工業更有興趣幫那些真人秀歌唱比賽的得獎者出專輯,因為他們已經有高人氣,容易成功。這些公司沒有耐心培植好的新創作者。

主流音樂公司沒興趣培植創作者,對獨立創作的歌手來說,則是沒時間創作,一年到頭太多音樂節,錢賺不完,谁愿意放棄唾手可得的銀子?於是我的一個民謠歌手朋友刻意去雲南,希望遠離繁囂,好好地靜下來創作與排練

另一個台灣建築界的朋友在多次去中國擔任評審後感嘆說,中國現在非常國際化。年輕建築師現在太多機會、太多資源,尤其他們現在都放眼世界,希望成為世界建築地圖上的新星。相對的,台灣的年輕建築師連在台北都沒什麼案子,只能在台北以外的其他城市,乃至比較鄉村的地方,去實踐自己的夢想。

然而,這些不在台北的建築師卻在這幾年不斷獲獎。他們在所在地認真思考建築與小區的關係,探討作品與環境和人的深刻連結,因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方法論。尤其是,不少年輕建築師都受到一位資深建築師黃聲遠的影響。黃聲遠有哈佛學位,但回台後卻長期根植於宜蘭,工作室就叫“田中央”,其建築作品也大都是宜蘭的公共建築。如今,他不僅在中國具有很高聲望,作品也正在從日本到歐洲巡迴展覽。這是台灣的希望之光。